流行性乙型腦炎,簡稱乙腦,是由乙腦病毒引起的以腦實質,,為主要病變的中樞神經系統(tǒng)急性傳染病,。臨床特征為高熱、驚厥、抽搐,、意識障礙、呼吸衰竭,、腦膜刺激征及其它神經系統(tǒng)癥狀,。病死率較高,重癥病人可留有后遺癥,。
乙腦是人畜共患的傳染病,,人或動物(如家畜豬、牛,,家禽雞,、鴨等)感染后出現病毒血癥,成為傳染源,,其中豬(尤其是幼豬)是主要傳染源,;乙腦病毒經蚊蟲而傳播,以三帶蝝庫蚊為主要傳播媒介,;多數地區(qū)流行于夏秋季7,、8、9三個月,,與氣溫、雨量和蚊蟲孳生密度高峰有關,。感染后可獲得較持久免疫力,。
潛伏期10~15天,起病急,,典型病程分四期:1,、初期:病后1~3天,體溫高至39~40℃,,伴頭痛,,精神倦怠、嗜睡,、惡心嘔吐,、頸項強直。2,、極期:病程第4~10天,,體溫高達40℃以上,初期癥狀加重,,可出現昏迷,,全身抽搐、強直性痙攣及癱瘓,,可由腦水腫或腦疝而發(fā)生中樞性呼吸衰竭,,出現病理反射,。嬰幼兒顱內壓增高可表現為前囟突出。3,、恢復期:患者體溫下降,,神志清醒,語言,、運動,、表情等約需1~6個月逐漸恢復正常。4,、后遺癥期:少數患者在發(fā)病半年后仍有意識障礙,、癡呆、癱瘓,、失語或錐體外系統(tǒng)癥狀為后遺期,。
乙腦恢復期應注意:加強營養(yǎng)、增強機體免疫力,,按摩肢體,、對肢體做伸縮運動、針灸等促進肢體功能的恢復,;語言刺激,、吞咽功能鍛煉等。功能鍛煉要循序漸進,,不能急于求成,,注意患者安全。
預防: 注意滅蚊,、防蚊,,在乙腦高發(fā)季節(jié)預防接種乙腦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