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5日是全國第31個全國防治碘缺乏日,,今年的活動以“食鹽加碘防疾病,,平衡營養(yǎng)健康行”為主題,,旨在提升公眾對碘缺乏病危害的認識,,并促進居民健康水平。5月15日,,我院與景谷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景谷鹽業(yè)公司攜手,在景谷縣白龍公園橋頭為群眾帶來了一場生動的碘缺乏病防治知識普及活動,。
活動現(xiàn)場,,工作人員通過發(fā)放加碘食鹽、鹽瓶,、雨傘,、購物袋、圍裙等宣傳材料,,吸引市民參與,。工作人員利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詳細解釋了鹽瓶的使用方法,,并通過互動問答的形式,,讓市民了解到碘缺乏和碘攝入過量可能引發(fā)的疾病。這不僅增強了市民對碘缺乏病防治知識的了解,,也提高了他們食用合格碘鹽的自覺性,。
活動中,,工作人員還特別強調(diào)了去正規(guī)商店購買加碘鹽的重要性,并介紹了日常食物中富含碘的海帶和海苔等食材,。此外,,還指導市民如何妥善保存碘鹽,確保其在烹飪過程中碘元素不易揮發(fā),。
碘作為人體必不可少的微量營養(yǎng)素,,對維持人體正常生理功能至關(guān)重要。此次活動不僅強化了公眾對碘缺乏病防治知識的認知,,也為營造社會共同關(guān)注碘缺乏病防治工作的氛圍奠定了基礎(chǔ),。
科普鏈接
為什么會發(fā)生碘缺乏?
長期碘攝入不足,或者長期大量攝入抗甲狀腺素因子的食物(如十字花科植物中的蘿卜,、甘藍,、花菜中含有的β-硫代葡萄糖苷等),可干擾甲狀腺對碘的吸收利用,。
如果發(fā)生碘缺乏,,會出現(xiàn)什么呢?
兒童及青少年:易造成甲狀腺腫、精神功能受損,、發(fā)育遲緩,、呆小病。
成人:易造成甲狀腺腫及其并發(fā)癥,、甲狀腺功能低下,、容易疲勞、精神不集中,、工作效率下降,。
孕婦:易造成流產(chǎn)、早產(chǎn),、死產(chǎn)和先天畸形,。
如何科學補碘?
1.食用加碘鹽:食用碘鹽是防治碘缺乏病的最有效策略。應(yīng)當在當?shù)卣?guī)商店或超市購買加碘鹽,,作為烹調(diào)食用鹽,。
2.起鍋時放碘鹽:由于碘在高溫下會揮發(fā)。因此,,燒菜時盡量起鍋時再加鹽,,更不能將碘鹽在熱油中和菜一起煎炸。
3.使用碘鹽時,,宜用植物油,,少用動物油。用植物油碘的利用率可高達80%,,用動物油只有40%,。
3.注意碘鹽的保存:盡量隨吃隨買,、不囤鹽,用棕色玻璃或者陶瓷容器盛放碘鹽,,放置在涼爽,、干燥、沒有陽光直射的地方,,遠離爐火,。
4.適當食用海產(chǎn)品:海產(chǎn)品中含碘豐富,正常人可適當食用,。對于孕婦或者哺乳期婦女,、學齡前及學齡兒童等特需人群需碘量比一般人要大,建議碘特需人群可常吃些海帶,、紫菜,、海魚等,可在不增加碘鹽的基礎(chǔ)上適當補充碘鹽,。
碘是不是越多越好?
不是!!
長期高碘攝入可導致高碘性甲狀腺腫,、碘性甲狀腺功能亢進、甲狀腺功能減退,、橋本氏甲狀腺炎等,。
服用補碘藥物或濫用含碘食品和保健品時,易出現(xiàn)碘中毒反應(yīng),,一般表現(xiàn)為惡心,、發(fā)熱、嘔吐,、咽喉部的燒灼感,、腹痛及腹瀉,。
注意:如果患有甲狀腺疾病,,要在醫(yī)生指導下選擇是否使用碘鹽。